——參政議政的幾點心得體會
韶關民進始興總支 魏仁香
時間如白駒過隙,轉眼,成為民進一分子已經整整16年了。在即將迎來廣東民進成立三十周年的日子里,重溫民進的光輝歷史,回顧自己在民進的成長歷程,我深深感到:作為基層組織中的一員,應該發揚前輩的優良傳統,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職,積極參政議政,服務社會,這樣才能無愧會員身份,在平凡的崗位中體現民主黨派的價值。現就履行參政議政職責談談幾點體會,與大家共勉。
一、加強學習是參政議政的基礎課。加入民進以后,會組織為我提供了學習培訓的機會。我先后被選派到中共韶關市委黨校參加黨外中青年干部培訓班、民主黨派基層組織骨干培訓班學習。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培訓課程,資深教授精辟的理論講授和輔導,以及來自各黨派精英學員的交流切磋,提高了對中國共產黨先進性的認識,深化了對中共治國理念思想科學性和先進性、執政地位及對我會的“以黨為師、立會為公、參政為民、服務為本”的共同核心價值的認識,增強了做好參政黨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學到了系統的理論知識和不同的思維方式,提高了理性分析問題和科學解決問題的能力。會組織還創造條件組織參觀、考察、聯誼活動,遠的跨區到湖南、江西外省和本省珠三角地區,近的深入到本縣經濟社會一線實踐。通過活動,開闊了眼界,增長了見識,特別是加深了對社情民意的了解。近年來,我還擔任了縣監察局特約監察員、縣檢察院人民監督員、縣供電局行風監督員等社會職務,通過參加相關政務、社會活動,在更深更廣的層面地接觸社會、融入社會,在社會大課堂里學到了許多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
二、立足本職是參政議政基本功。參政議政是民進的主要職能之一,立足本職,關心時事,關注身邊發生的事,是提高參政議政能力的基本功和必修課。記得2003年我剛當選縣人大代表的不久,在本來就存在的教師待遇偏低的情況下,又受到經濟發達地區高中擴招等因素影響,始興出現了大量高中年輕骨干教師流向珠三角地區的突出問題。外面的分不來,里面的留不住,任其發展,高中師資將出現青黃不接。為此,我走訪了教育部門、相關學校,詳細了解流失情況及其原因,形成調研報告,指出要穩定教師隊伍,歸根結底是要解決山區老師的待遇問題,首要解決的是經濟待遇問題。調研報告引起了縣委領導的高度重視。隨后縣委縣政府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出臺了《始興縣人才工作實施辦法(試行)》等相關政策,根據崗位不同對高中教師實行每月300~500元崗位補貼,并啟動了轟轟烈烈的教育人才資金募集活動。這項政策一直延續并得到了完善,對穩定教師隊伍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參政為民、服務為本”,參政議政不一定全部都體現在大政方針上,一些看似平常的小事都可以成為建言獻的內容。例如,健身的時候,聽到跳舞市民抱怨公共活動場地不足;上學的路上,看到學生蜂擁而過沒有紅綠燈的十字路口……我把這些小事都記在心上,做“有心”人。
三、融入組織是參政議政的動力源。加入民進,就有了政治歸屬感,在政治上就有了自己的家,有什么想法,有什么困難都可以象找家人一樣地找組織訴說、反映。近年來我一起擔任會組織的財務、內務工作,親身參與了會內慰問接待和會外的迎來送往活動。令我深深感受到民進就象一個大家庭,會員之間平等、和睦、融洽,上級領導和藹、可敬、可親。始興會員多來自教育、醫療戰線,90%是本單位的業務骨干。每個會員都做到工作上、生活上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令人感動的是,不論是培訓班結業后久未聯系的同學,還是組織活動結識的只有一面之緣的民進同志,只要有事相求,都親如家人,“一家人不說兩家話”。溫暖、溫馨的民進大家庭,是我心靈的港灣,也是我參政議政的加油站。
履行參政議政的職責,是體現民主黨派自身價值的途徑。時代要求我們民進會員必須以主人翁的態度,以更加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投身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中去,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作出更大貢獻。展望未來,更加勤勉是我的不二選擇。
上一篇: 小議民進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做法
下一篇: 關于提高韶關義務教育城鄉均等化水平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