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關歷史底蘊深厚,小島片區是歷代古城、府署所在地,有大量歷史文物古建筑、遺址,據統計有省、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9處,古跡30處。由于開發利用力度不夠,在城市文化建設和拉動旅游方面發揮的作用有限,為此,建議我市對小島片區現存的歷史建筑加大保護修繕力度,原址重建一批重要的歷史文化古建筑,結合文化建設和旅游產業發展,打造風情文化小島,提升中心城市品味,拉動經濟社會發展。
一、目前存在的問題
(一)部分古建筑保護力度不夠。小島片區除了地標建筑風采樓多年來保護力度較大外,不少古建筑保護力度明顯不足,甚至處于廢棄狀態??箲饡r期的廣東省政府主席李漢魂辦公樓斌廬已于2017年啟動了修繕工作,但同時抗戰期間的第七戰區司令長官指揮部、愛國將領余漢謀辦公樓目前仍處于廢棄狀態,亟待修復。帽峰公園承載著北伐將領李烈鈞三炮定韶關的故事,山頂的炮臺舊址有待修復和開發利用。著名的韶州府學宮位于風采樓旁,被金源酒店遮擋,雖然保存狀況良好,但一直未開發利用,許多韶關人都不知道市區由如此重要的歷史建筑。
(二)部分歷史建筑有待重建。韶關市區有非常多重要的歷史建筑遺址,如:與風采樓并稱“三風樓”的風度樓和風烈樓、古韶州重要建筑九成臺和觀風亭、不亞于西安城墻的韶關城墻、抗戰期間日軍侵華罪證關帝廟等,因種種原因被拆除了。但這些歷史建筑作為韶城文化的重要載體,值得我們重建并開發利用。
(三)現有的文化載體主題不夠突出。歷史文化古建筑、古遺跡是重要的文化載體,但多年來我們開發利用力度不夠,尤其是沒有鮮明的文化主題,導致這些文化載體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帶動作用非常有限。例如:韶關的地標建筑風采樓一直沒有深入開發,市民游客無法登樓,對韶關的旅游價值只停留在讓外地游客拍照紀念上;中山公園作為紀念孫中山北伐誓師的重要場所,及中國最早的飛機制造廠,目前除了公園內一樽雕像在提醒游客勿忘歷史外,幾乎找不到別的歷史記憶元素。
二、意見和建議
(一)修繕和重建歷史古跡形成文化建筑體系。我市中心城區依托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對現存的歷史建筑加大保護修繕力度,并原址重建一批重要的歷史文化古建筑。在進一步保護好風采樓、大鑒寺等的基礎上,修繕韶州府學宮、斌廬、第七戰區司令部、廣富新街、廣州會館、帽峰炮臺等,重建風度樓、風烈樓、九層臺、觀風亭、關帝廟、韶關飛機制造廠等歷史古跡,形成中心城區完善的歷史建筑群落。與此同時,加大對歷史文化建筑的開發利用力度,使之擁有鮮明的文化主題,并于周邊環境相融合,在提高城市文化品位的同時,把小島片區打造成韶關重要的旅游景點,吸引大量外地游客,促進經濟社會發展。
(二)充分發揮歷史建筑的文化載體功能。我們不僅要修繕、重建文化建筑,更重要的是要讓文化建筑“講故事”,充分發揮其文化載體。俗話說“文化就是講故事,中國人愛聽外國人講故事,外國人更愛聽中國人講故事”。因此,我們不能為了修繕而修繕,不能為了重建而重建,而是要結合歷史故事、典故、傳說、記載等綜合開發歷史建筑的文化價值。例如:風采樓、風度樓、風烈樓并稱韶關“三風樓”,講述了張九齡、余靖等著名歷史人物的故事,此外我市還有一個被歷史書選擇性淡忘的重要歷史人物——明朝抗倭英雄陳璘,值得加以紀念;帽峰山頂炮臺,講述著追隨孫中山護法“三炮定韶關”的歷史故事;中山公園是韶關飛機制造廠的舊址,該廠承載了孫中山“航空救國”思想,制造的“復興號”教練機曾經在西安事變中飛赴延安接周恩來往返西安談判,制造的霍克-III戰斗轟炸機在抗日戰爭中創造了首次空戰6:0的奇跡;第七戰區司令部,是粵北軍民抗戰的重要遺址,余漢謀在此指揮三次粵北會戰,挫敗了日本由南向北進攻中國的企圖,為抗日戰爭作出了重大貢獻;斌廬是李漢魂辦公室,其夫婦在抗日救國中組織敢死隊赴珠三角解救淪陷區的兒童,在韶關首創了兒童教養院;此外還有廣富新街、廣州會館、升平路等,是韶關歷史上商埠文化和碼頭文化的重要載體。只有把歷史建筑與歷史故事相結合做好開發利用工作,才能最大限度發揮其文化價值。
(三)分主體形成文化建筑群落。韶關市區的文化資源雖然豐富,但時間跨度大,其知名度不夠高,單獨開發的價值不大。為此,必須統籌中心城區的各類歷史建筑資源,明確文化主題,集中連片開發,形成文化建筑群落,才能提升城市品味,吸引外來游客。以“三風樓”、九成臺、觀風亭、大鑒寺為主線,結合通天塔、韶陽樓等,形成韶關的古建筑群落;聯片開發中山公園、帽峰公園、斌廬、第七戰區司令部等,結合現有的北伐紀念館、抗戰省委舊址,融入辛亥革命、北伐戰爭、航空救國、抗日戰爭的歷史,形成近代革命文化建筑群落;參考重慶磁器口文化街建設方式,做好百年東街、廣富新街、廣州會館的開發利用,并結合峰前路、升平路等老街巷,重塑韶關商埠碼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