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評選民進廣東省先進基層組織材料
民進韶關學院支部創建先進基層組織材料
幾年來,在民進韶關市委會和韶關學院黨委統戰部的領導和關懷下,我支部全體會員積極履行民主黨派的各項職責,群策群力,在自身建設、參政議政和社會服務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評。具體表現在:
一、加強政治和統戰理論學習,提高自身素養
我支部十分重視思想建設工作,加強政治和統戰理論的學習。學習的材料主要有《鄧小平論統一戰線》、《中國民主促進會新章程》和《民主》、《廣東民進》上的一些重要文章以及會中央會省委布置的學習任務。比如2006年認真學習了胡錦濤同志關于榮辱觀提出的“八榮八恥”的重要講話;2007年重點學習了《開展以“堅持走中國特色政治發展道路”為主題的政治交接學習教育活動方案》;2008年重點學習了中共中央關于開展紀念“五一”口號發布60周年主題學習教育活動的有關精神;2009年召開了科學發展觀學習討論會;重點學習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同志在廣東省各民主黨派負責人暑期座談會上講話精神,學習了民進中央嚴雋琪主席在民進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所作的《扎實工作,開拓進取,為建設適應時代要求的高素質參政黨提供組織保障》以及民進中央常務副主席羅富和同志在民進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暨科學發展觀論壇閉幕式上的講話精神。2010年重點學習了全國“兩會”精神。通過學習,會員的政治敏感性和責任意識不斷加強。使得支部會員能認清形勢和責任,提高接受黨領導的自覺性,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而努力。并積極開展 “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學習討論活動。通過學習和討論,使我們會員的精神境界得到升華,使我們的思想建設更加堅實有力。幾年內撰寫了統戰理論文章5篇。
二、關注社情民意,積極參政議政
參政議政是我們民主黨派的重要職責,幾年來,我支部提交的政協提案有十五個,內容涉及教育、衛生、環保、治安、城建和反腐倡廉等各方面。
在“我為韶關發展獻一策”活動中,我支部的李步德委員積極建言獻策,撰寫了《關于“發揮韶關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特色工業”的建議》、《關于塑造韶關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的建議》和《關于豐富發展我市旅游產品,優化包裝設計的建議》等三個建議。其中《關于“發揮韶關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特色工業”的建議》被選為“我為韶關發展獻一策”大會發言材料。
其次是通過政協途徑進行參政議政。每年政協大會前,我支部都要進行組織動員,鼓勵政協委員或非政協委員的會員開展調查研究,并積極撰寫提案。其中我支部會員李步德撰寫的《關于進一步發展我市旅游商品產業的建議》被市委會選為2009年市政協大會發言材料。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王明燦同志,他雖不是政協委員,但一直積極建言獻策。曾撰寫《在幼兒教育中開展健康體育課的建議》、《在體育課教學改革中對中小學體育教師進行培訓的建議》等提案被市委會選送為我會參加省政協會議時的提案。
對于一些社會熱點問題,我支部積極聯系會外有關人士,請他們談認識,提措施,把他們的意見以提案的形式反映到市政府市政協,幫助有關部門搞好工作,解決一些社會熱點問題。如《關于盡快整治啟明路兩處衛生死角的建議》、《關于加強新建的韶塘公路貨車載重量管理的建議》、《要求解決韶塘公路兩道口半封閉狀態的建議》等等都是這樣產生的。又比如市政協委員闕邦騮同志在06 年大會上提交的《盡早召開一次全市環境保護研討會》的提案,就是來自我們學院的
另外積極參加政協委員視察活動。該支部成員有一人為市政協文教衛體專委會成員,一人為區政協常委,他們都能想盡辦法安排好工作參加每次的政協委員視察活動,并在活動中能認真觀察,仔細閱讀材料,耐心聽取情況通報,積極發言。
三、自覺接受市委會的領導,積極加強與兄弟支部的聯系和溝通。
為了加強支部建設,增強支部的凝聚力,響應民進韶關市委會“關于加強各支部間的交流與學習”的有關指示精神,幾年來,我支部先后與民進英德總支、始興總支、仁化支部、樂昌支部和曲江支部開展了以“開拓視野,交流學習” 為主題的聯誼交流活動。大家就政治學習、組織發展、參政議政、服務社會等方面進行了廣泛的討論和交流。在開展活動過程中我支部會主動向民進市委會和學校統戰部匯報,以獲得更大的支持。
四、加強組織建設,發展會員時不求速度只注重質量。
幾年來,我支部在發展會員方面,積極與學校統戰部和各單位的黨委聯系溝通,發展會員重素質不求數量,共發展會員6名,素質都比較高,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3人、企業家1人、博士研究生1人。新鮮血液的吸納,為我支部增添了活力,更增強了我們支部的親和力和凝聚力。
五、加強會員自身建設,樹好民進形象
我們在會員中積極倡導會員要立足本職、敬業愛崗、無私奉獻,要為民進增光彩。在職的會員除了積極參加會里的各項活動,還在崗位上兢兢業業,樂于奉獻。我支部會員有的在學校部門里擔任中層領導,有的是教學一線上的能手,他們積極投入到教學改革和科學管理之中,并在工作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績。比如闕邦騮、
六、積極響應會中央號召,開展“三下鄉”活動,積極服務社會
幾年以來,支部堅持了每年一次的聯合“三下鄉”活動。先后到清遠市的英德、韶關市的仁化城口、始興澄江、樂昌長來、曲江小坑等地開展 “三下鄉”活動,前后總共送醫送藥1638人次,藥品20000多元,義務家電維修238臺次,捐贈圖書700多冊,義務繪畫50人次,發放科技資料1400余套,進行科技、文化藝術、法律咨詢1200余人次,另外還為220多名中小學教師進行了體育專業培訓。
比如,為了強化民主黨派服務社會的功能,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提高廣大農民群眾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豐富和活躍農民文化生活,滿足農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促進解決“三農”問題,更好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我支部于
我們支部的 “三下鄉”活動有如下特點:
1、團結有力量,聯合出規模,活動有效益。每次“三下鄉”活動,該支部都聯系學院的部分系和所到地的民進支部,使活動準備充分,宣傳廣泛,接受服務人多。另外這種聯系還使“三下鄉”意義更大,支部間關系更密切。
2、積極爭取上級領導的支持和參加,使活動有足夠的經費,保證活動實實在在進行,人民群眾得到真正的好處。每年上報的支部活動計劃都有該支部的 “三下鄉”活動計劃,并且每次活動都做到:有請示、有總結匯報、財務清楚。前兩次活動學院領導都親自參加,有一次會省委黃冠雄科長全程參加,親自服務。學院統戰部領導也親臨活動點參加“三下鄉”活動。民進市委會也先后給予2000元的活動資助。
3、服務面越來越大,科技含量越來越高。服務項目由第一次的3個發展到9個,電腦設計、心電圖測試都進入了活動項目。
4、突出宣傳“中國民主促進會”。每次活動地點的紅布橫額上的最大的幾個字是“中國民主促進會”,活動結束后,都舉辦了活動圖片展,標題上最大的字也是“中國民主促進會”,從而擴大了民進的社會影響。
會員充分認識“三下鄉”活動的政治意義,活動積極性高。一方面大家積極參加,另一方面,每一次活動又提高了大家對“三下鄉”活動的認識,積極性更高。每次活動無一人請假,個個都努力服務,從不計較邊遠鄉村的條件艱苦。特別是支部的老主任鄭展榮同志,老會員黃智友夫婦退休到廣州隨子生活,但聽說搞活動,即從廣州趕回韶關,活動結束后又返回廣州。
每次“三下鄉”活動都得到了新聞單位的支持,市縣電視臺、報社均作了報道,擴大了對民進宣傳的力度。
七、加強信息宣傳工作
我支部十分重視信息宣傳工作,指派
以上是幾年里支部所做的一些工作,與其它支部相比,顯得那么的不起眼,但一滴水珠能反映出太陽的光輝,我們支部一定會多多向兄弟支部學習,為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為履行好民主黨派參政議政的職責繼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