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存在的問題
(一)中心城區車位難求。我市實施小島片區路邊收費停車以來,初期依靠經濟手段,使路邊長期停車占位的現象消失了,也使路邊停放的車輛減少了,確實需要辦事的人臨時停車很容易找到車位,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停車難問題。但一方面隨著汽車保有量的增長,收費停車位也出現了一位難求的現象,另一方面解放路等主干道路斷面改造后,原有的收費停車位撤銷了,也加劇了“停車難”。風度名城、華美達酒店、益華、百年東街等繁華地段的地下停車場,也經常車滿為患,高峰期地下車道擁堵得水泄不通。為此,在停車位資源緊缺的中心城區,要加大對立體空間的利用,想方設法提高停車效率。
(二)中小學門口停車尤其困難。中小學生上下學問題,牽動著無數家長的心。由于目前我市公共交通不完善,公交車經常不準點;城市沒有規劃建設足夠的自行車道,學生最傳統的騎行出行方式變得越來越不安全,且法定騎行上路年齡要求12歲以上;學生年齡太小,騎電動車、助力車上路不合法;市區教育資源正在大力整合,不少學校要合并,合并后許多學生上下學路途較遠,不適合步行。可以說目前我市中小學生出行幾乎沒有合適的交通方式,因此家長開車接送成了常態,導致每逢上下學高峰期,市區各中小學門口擁堵一片,家長接送子女連臨時停車位都找不到。
(三)新增的市區停車位難以滿足需求。城市提升工作為民辦實事,在湞江、武江兩區利用街頭閑置地塊新增2500多個停車位,還把市圖書館旁邊地塊等改作停車場通途,獲得了廣大市民的好評,但還存在一些問題,一是新增的停車位車滿為患,相對于市民的迫切的停車需求而言,作用有限,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停車難問題;二是不少新增的停車位是利用閑置空地改建而成,與繁華地段相距較遠,不能有效解決停車難題;三是停車場的建設沒有改變原有土地權限,部分停車場很快會被開發他用,不能長期發揮停車功能,例如北江橋東岸的北江廣場2017年被改建為停車場,與我市規劃建設的“城市客廳”選址相重疊,停車場很快就被撤除,要讓位于城市發展。
二、意見和建議
(一)多元化建設立體停車場。立體停車場顧名思義就是要向立體空間要停車位。目前建設立體停車架,一是在空間狹小的區域,可以采取機械式立體停車場;二是在地下沒有復雜管線的區域,可以建設底層架空停車場;三是在城市的核心區域,從提高城市品位與格調的角度出發,可以參考香港等地的成功經驗,建設汽車可以直接開上去的多層式屋頂停車場;四是建設多層式停車綜合體。
(二)抓住癥結滿足群眾需要。新建的停車場必須采取收費運營的模式,不僅要彌補立體停車場的建設維護成本,更重要的是利用經濟杠桿,使臨時停車辦事的群眾能夠輕松找到停車位,避免長期停車占位者過多浪費公共資源。在中小學周邊,充分利用學校體育場、廣場等沒有復雜地下管線的地塊,開發建設底層架空停車場,引導學生家長的私家車直接從地下停車場接送子女,避免校門口人車搶道的安全隱患;在肉菜市場、公園、醫院等人流密集場所周邊,依托社會力量,建設機械式立體停車架,重點滿足停車時間1-3小時的臨停車輛需求;在芙蓉北片區、大韶州公園片區、芙蓉新城片區等未來的城市商貿中心周邊,建設多層式屋頂停車場和停車綜合體,促進城市形象高大上。
(三)利用本地企業促進建設。我市已有華南較大的立體車庫研發、制造中心和專業的立體車庫服務商,多年來已經形成了完善的產業體系和運營經驗,我們要充分發揮本地企業的優勢,降低采購、運輸、維修、管理等方面的成本,并吸收他們的實踐經驗促進立體停車場高效運營,避免墻內開花墻外香的情況。
(四)兼顧使用與美觀。立體停車場建設中,機械式立體停車架能發揮最直接、最重要的作用。原本只能停放兩輛汽車的停車位,使用機械式立體停車架后,可以停放10輛小汽車,停車效率大為提升。我市許多街頭閑置空地,就是因為停車效率不高,而被忽略,例如原來規劃在新華北路與惠民北路交叉口西南側用地建設的停車場,因只能停放30輛小汽車,能發揮的作用不大,被取消。如果能使用機械式立體停車架,則小空地也能發揮大作用。但市民反映,機械式立體停車架雖然便利、適用,但不美觀,遠看如同鞋架,與城市品位格格不入。為此建議結合我市正在進行的創文工作和老舊建筑立面改造項目,要求擬采用機械式立體停車位的停車場注重外立面美化,對停車架外表進行適當修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