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市圍繞深化“放管服”改革要求和企業、群眾的實際需求,不斷提高政府效能,但是電子政務建設仍然有待進一步提高,對標珠三角地區仍有較大不足。總體來說,我市存在信息系統整合不足、政務服務效能不高、企業和群眾辦事不便利、數據資源開發利用水平低等弊端,信息資源碎片化、業務應用條塊化、政務服務分割化等問題依然明顯,信息化在對提升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的作用尚未充分發揮,改革意識、管理機制、資源整合、業務協同水平有待提升。
為主動融入珠三角、服務大灣區,我市必須進一步提高政府效能,加強電子政務建設,準確把握五大發展理念,提升政務信息資源共享開放和利用水平,建設“數字政府”。為此,提出以下建議。
一是解放思想,開啟“數字思維”。韶關經濟發展落后,開放程度不高,生活節奏較慢,由于無法趕超珠三角的快速發展,韶關曾一度以“慢”為榮,但什么該快什么該慢沒有明晰。思想不統一,難以形成合力,干成大事。韶關有必要開展一次思想解放大討論,開啟“數字思維”,明確慢節奏的生活態度可以提倡,慢節奏的工作效率不能提倡。在韶關信息化建設工作當中,有一部分領導干部,由于思想固化、不思進取、不愛學習、不想使用新技術,存在一定抵觸情緒,對信息化建設熱情不高。歷史前進的車輪不能阻擋,建設“數字政府”就是要提高工作效率,以物力代替人力,要大力倡導。
二是加強領導,統籌“數字工作”。盡快組建“數字政府”管理機構和運營公司,盡快出臺“數字政府”建設總體規劃,研究制定我市電子政務項目建設管理制度,完善財政投資電子政務項目立項審批機制,按照“管運分離”原則,統籌推進“數字政府”和“智慧城市”建設。
三是加強“數字人才”建設。“數字人才”是建設“數字政府”的重要智力保障,沒有“數字人才”就無法建設好“數字政府”。一要引進“數字人才”,在公務員隊伍和企事業單位招聘中加大數字化、信息化人才比重。二要培育“數字人才”,在現有的數字化、信息化工作當中,加大培訓力度,讓不懂、不愛、不想、不用數字化工具的人了解、喜歡、接受、熟練數字化工具。三是使用“數字人才”,在數字化、信息化工作中有突出貢獻的要優先使用,建立激勵機制,讓想干事能干事的人干成事。
四是爭取國家、省級“數字資金”。我市財政能力有限,能夠由于數字化、信息化工作中的投入不多,而“數字政府”建設又需要資金支持,所以必須主動爭取國家和省級資金支持,用于“數字政府”建設。國家高度重視數字建設,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要加快推進信息化,建設“數字中國”。省政府印發了《廣東省“數字政府”建設總體規劃(2018-2020年)》。我市要提早著手,搶抓機遇,積極謀劃,爭取國家和省級“數字資金”。
五是整合現有資源,建設統一“數字平臺”。根據《廣東省“數字政府”建設總體規劃(2018-2020年)》,積極爭取省的資源,做好我市政務云平臺、欠發達政務云平臺整合優化,建設全市統一安全政務云平臺,并按照統一規范,與省政務云平臺對接。
六是推進“一門式一網式”系統應用。深入推進“一門式一網式”系統向鎮村延伸,原則上企業群眾辦理的政務服務事項全部進駐系統,實現“一門在基層、服務在網上”。同時,推進市“一門式一網式”系統提升改造,升級優化系統功能,逐步實現“就近辦、隨時辦、全城辦”。
七是加快信息采集,推進“數字信息”共享。深入推進政務信息資源梳理及目錄編制,完成市級政務信息資源梳理及編目二期工作,實現目錄的有效管理、發布和共享應用。深入開展政務數據采集工作,為政務數據共享和大數據應用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