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支書,最近你們合作社的有機大米賣得怎樣?改天再給我送一千斤過來。”廖學成焦急地問道。“廖老弟啊!自從去年你千方百計幫我們拓寬銷售渠道,現在我們的優質大米越賣越好咯!”乳源縣大橋鎮大橋村支書許天華在電話那頭高興的說。廖學成趕緊說:“那就好啊。改天我帶你再去趟廣州,爭取與另外幾家商業平臺企業達成產銷合作。”“好、好、好!”。許天華連聲說了3個好。幫鄉親們將農產品賣得好,幫孩子們將書讀得好是廖學成最掛在心上的事。這是民進韶關市委會委員、企業家聯誼會會長、韶關市人大代表、乳源縣政協常委、乳源教學印務有限公司總經理廖學成為投身鄉村振興、服務社會所開展的眾多愛心公益事業的一個小片段。
一組觸目驚心的數字讓他投身戶外救援事業。2020年酷夏的一天,他像往常一樣游覽新聞信息。突然,人民資訊“我國每年有5.7萬人溺亡,其中少年兒童占了56%,相當于平均每天有88個孩子被溺水奪去生命。”的信息赫然出現在他的眼前。他從未想到有這么多孩子因此失去了寶貴的生命,尤其在酷夏,山區留守兒童野泳行為屢禁不止,安全隱患嚴重。面對這樣一組數據,他痛心不已。善德存大愛,他決心在這方面做點什么。2021年,他捐贈2萬元作為項目啟動資金,“南水河防溺水安全宣導救援項目”得以在乳源縣戶外應急救援協會正式啟動。救援項目啟動以來,新組建的宣傳教育宣導隊在乳源縣境內的南水河持續開展防溺水安全宣導和應急保障執勤工作,野泳行為大大減少。救援人員還成功救起15名溺水群眾,其中學生就有13名,最大限度保障了群眾生命安全。
一個云南大山里的小女孩讓他走上社會公益之路。四年前,他偶然得知云南省鳳慶縣有一位小女孩雖家境貧寒,但她自強不息,熱愛學習。憐憫之心從他心底油然而生,就這樣,在他的捐助計劃中又悄悄的多了一個對象。他熱衷社會服務工作,一步一個腳印開展慈善事業,將所經營的企業加入到乳源縣愛心企業隊伍當中,每年都帶領員工前往鄉鎮學校進行捐資助學。他積極參與廣東北江中學擴建、中山大學管理學院校友基金等項目籌款工作,積極對各類教育相關項目進行捐贈。他還通過中山大學管理學院長期向云南省鳳慶縣多名貧困學生進行資助。多年來,他個人及所經營企業長期對各類公益項目、慈善項目及貧困學生捐助,累計金額近百萬元。疫情發生以來,他積極投身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當中,積極捐資捐物,免費為乳源縣委宣傳部等單位印刷防疫宣傳畫、宣傳冊等資料,合計金額約8萬元。在社會醫療物資短缺的情況下,想方設法購買醫療物資,向廣州和韶關等地區教育部門和學校捐贈體溫槍、口罩、消毒水等防疫物資,合計金額約11萬元。獲得“廣東民進抗疫先進會員”“乳源縣助人為樂好人”等榮譽稱號。
一幅鄉村振興的動人藍圖促他履行好代表和委員職責。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為鄉村振興描繪出美好藍圖。廖學成所在的乳源瑤族自治縣,近些年城鄉面貌煥然一新,瑤族、漢族群眾幸福指數大幅度提升。這些讓他振奮不已,他決心要為家鄉人民過上更美好的生活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星光不問趕路人,歷史屬于奮斗者。廖學成作為民進會員,身兼市人大代表和縣政協常委兩職,在民進韶關市委會的大力支持下,充分依托履職平臺,積極發揮界別作用,積極履職盡責,得到市縣兩級有關領導的充分肯定。他將目光牢牢聚焦在帶動鄉村發展,促進農民增收上,撰寫了大量高質量的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提案。例如,他發現本市旅游景點大多分布在鄉村,但大多數鄉村旅游路線公交運營能力不足,制約了鄉村旅游發展,便著手進行深入調研,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資料。2021年順利完成《關于增強旅游路線公共交通運營能力,推進全域旅游發展的建議》,該建議被列為全市重點建議由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林嵐領銜督辦。
廖學成說:“總書記說了,幸福是奮斗出來的。旌旗獵獵、擊鼓催征,我將繼續克服各種艱難險阻,接力奔跑、加勁沖刺,因為鄉村振興路上必有我”。
(文:民進韶關市委會 王鏡淵)
上一篇: 民進韶關市委會信息和理論政策研究工作獲市委統戰部表彰
下一篇: 民進韶關市委會召開九屆八次主委會議